苏毓灵前脚到了护国寺,当天就见到了潼知,“小姐,你终于回来了。”
“怎么了?”
苏毓灵小声问:“可是府中出事了?”
“没有、没有,我担心你啊。”
潼知拉着她的手转了一圈,上下打量着,除了瘦点倒是没别的毛病,脸色也不错,这才放心,“殿下怎么样?”
“他挺好的,估计这两天也快回来了。”
她出发三天后秦楚烨就带兵上路了,他们骑马比她坐车会快些,估计明后天就该到了。
“回来就好。”
潼知小声念叨着,一边接过苏毓灵的衣服,在给她换上女装,“早上我听将军给老太太请安时说了一嘴,好像朝廷觉得三殿下必死无疑,没人敢去救,皇上发了好一顿火呢!”
“我爹怎么说?”
“听将军的意思,今早上应该是去跟老太太禀报一声,若殿下再不回来,皇上或许会派他过去。”
潼知道。
苏毓灵皱了皱眉,潼知学的囫囵半片,具体是怎么个意思还得看父亲怎么说,皇帝发火是因为没人去救秦楚烨吗?
还是因为别的什么......回了府,苏毓灵又将月离叫过来,“离王府这两天什么动静?”
月离与往常不一样,见了苏毓灵先是跪下行了一礼,才起身回话,“回姑娘,离王私自讨回京城,皇帝大怒,罚他闭门思过,如今每日在府中喝酒作乐,没别的动静。”
“你怎么忽然这么客气?”
“我家王爷交代的。”
月离说话一向不会委婉,也没什么表情,问什么说什么,多一个字都不肯多说。
苏毓灵笑笑,“不用这样,他惯会小题大做,这些天突厥那边可有动静?”
月离摇头,“没有,这突厥王子好像在京城待上瘾了,眼看入秋了还不走。”
这倒是真有些奇怪,突厥常年寒冷,他们这边盛夏的时候突厥都寒风刺骨,入秋之后更是疯了河道,难不成他还要滑冰回去?
不对,河道结冰!
苏毓灵猛地坐起来,“潼知,带月离去休息,我去找一趟父亲。”
苏烈袁正好刚从大营回来,见着苏毓灵愣了一下,随即问道:“还知道家门朝哪边开吗?”
“见过父亲。”
苏毓灵面色凝重,没来得及给老太太和母亲请安,直接拉着父亲进了书房,“突厥皇子还没走,父亲可知为什么?”
“你消息倒是灵通。”
苏毓灵没接他的话,继续道:“突厥与礼朝接壤有一条河道,马上结冰了!”
苏烈袁手一顿,将拖下去的披风又重新拿了起来,“边疆的事殿下怎么说?”
“两个月前边疆兵力集结,使者询问便说是演练。”
苏毓灵将父亲手上的披风接过来,“父亲不要着急进宫见圣上,咱们的消息来路不明,恐遭圣上怀疑。”
两国关系不明朗,如今这突厥的小王子还在他们境内,若边疆消息传了出去,定不乏有好勇斗狠者前去刺杀,万一阿史那死在礼朝境内,这一仗不打也得打。
然而他们现在不是打仗的好时候,秦离宸被罚,还是个临阵脱逃的惯犯,突厥那边肯定不把他当回事,秦楚烨......苏毓灵眸色一变,“怪不得他还不走,原来是这样!”
“他想看看三殿下到底是死是活!”
苏烈袁道:“如今能威胁到他们突厥的只剩三殿下一个人了!”
皇帝年迈,其余皇子公主都未成年,就剩离王与楚王有能力与他们一战。
“糟了!”
苏毓灵惊呼一声,“秦楚烨已经在路上,若阿史那心存不轨,定会派人暗杀!”
情况紧急,苏烈袁暂时忽略了她的称呼问题,转身扯过披风出了门去,打马直奔西郊大营,“告诉你母亲,这几天军营有事,不回来用饭,让她别等我。”
苏毓灵悬着心,匆忙应了一声就回了院子找潼知,正好月离也还没走,两人头凑在一起不知在说些什么,听着还有笑声传来,她没时间询问,直接叫月离进屋。
“阿史那恐会派人刺杀殿下,你手上有多少人能用?”
“京城有几十人,都是高手,我这就带人前去营救。”
月离说着就要走。
苏毓灵拦下他,“不用,我父亲已经带兵出城迎接,若出事他会应付,你帮我办一件事。”
她要让这件事合理,苏烈袁深夜带兵出城,皇上定会生疑,但他们不能直接告诉皇上突厥人有意暗杀,这中间怎么周旋还需费些心里。
“你拿着殿下的腰牌,回府交给大管家,就说城外马场出事了,让大管家带着腰牌去西郊大营找我父亲带兵过去看看,我父亲见了人自会明白。”
苏毓灵这腰牌送的及时,苏烈袁接了管家的求助就带兵上路了,“您老年纪大了,不便舟车劳顿,我带人过去就行了,您再次等候。”
苏烈袁又命令属下,“照顾好老管家,且不能有一点闪失,当心殿下回来摘了你们的脑袋!”
苏毓灵在府中一夜没睡,心不在焉的去给老太太和母亲请了安就回了自己院子等着。
她这谎话说的其实漏洞百出,只盼着父亲能顺利应道楚王,他回京后带来北方的好消息,或许会让皇上暂时忘了这件事,时间长了没人提起便算是遮掩过去了。
苏毓灵看着窗外的月亮,每年入秋之后她都觉得月亮格外的圆,她想着父亲,想着楚王,没想到她终究还是将他们牵扯进来了!
就像秦楚烨说的,这条路不好走,一旦踏上,便要开始给自己选块风水宝地,如今她手里这张弓已经拉开了,不能犹豫、不能回头。
她唯有以身祭这山河,期盼换来日后盛景!
两日后,楚王回京,带着北方传来的好消息。
入城是官兵百姓自动避开,让出中间一条宽阔的路,不时传来三五句歌颂楚王的声音,等队伍穿过人群是,身后已经山呼海啸的阵阵高歌。
“百姓齐声歌颂之盛景,上一回见还是三十年前武帝大败突厥时。”
苏烈袁笑道:“殿下得民心,大幸。”
“将军高看我了,此行能够顺利解决北方的事还多亏了灵儿相助,只是不便与她求得封赏,将军恕罪。”